学院简介

更新时间:2024-10-2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在1958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数理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6年物理系成立,设物理教育专业,层次为专科,主要培养苏南地区初中骨干教师。1996年物理系物理师范专业开始挂靠苏州大学招收本科生。随着社会的需要和教学层次的提高,2003年物理系改名为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并开始招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4年学校升本,物理与电子科学系正式以常熟理工学院的名义招收本科生。20087月,学校院系设置调整,在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的基础上设立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12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信息工程(中英合作办学)6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和2020年先后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8年起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合作开办电子信息工程(中英合作办学)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品牌专业,2019年获批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院最早的电类特色专业,2012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依托产业办学,建有全国首个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光伏科技学院,校地共建全国首个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建有江苏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以及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苏州市低空飞行器控制和通感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绿色储能电池及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先进照明和显示重点实验室三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实验用房14000多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958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53人,博士8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3人,省“双创博士”1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硕士生导师17人,外聘兼职教授10人,外聘课程兼职、特聘教师12人。近年来,学院承担6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6项省部科研项目和300余项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900多篇,其中200多篇被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获得专利授权230余件,软件著作授权40余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3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竞赛奖多项。

学院围绕“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可再生能源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上获奖近150项。

学院以工程技术特色创优势,以基础研究创新求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加强校地互动、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