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展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重复率和AIGC检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02阅读次数:

根据本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假行为处理相关规定要求,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进行查重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

按照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毕业设计(论文)以论文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我校普通本科生,在论文定稿之后,毕业答辩之前,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均须进行论文重复率检测和AIGC检测。

二、检测流程

(一)重复率检测即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文字相似度进行检测。

1.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检测)系统”。网址:http://cslg.check.cnki.net/(教师/学生入口)需使用校内网

(1) 学生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为sut@身份证后六位,学生须在4月21日前激活账号(首次登录、密码修改、验证手机号,按提示操作即可),成功激活后才能分配篇数进行查重,否则不能查重

(2) 指导教师新用户名为:工号、初始密码为:sut@身份证后六位。初次登录后,需及时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防止盗用

(3) 上传检测毕业设计(论文)时,文件类型为WORD,文件命名格式统一为“学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生检测完毕,教师审阅之后学生才能查看检测结果,请指导教师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阅学生论文检测情况,并给出评语和意见。具体使用方法分别见《“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教师、学生》(附件 1-2)。

  2. 为帮助师生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中内嵌(维普)论文重复率检测和论文格式检测试用,说明如下:

(1) 查重检测次数为1次,学生可按需使用。

(2) 论文格式检测1次,没有错误率要求限制;因格式检测有原文批注功能,只能提交word版本。

(二)AIGC检测即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检测。

   AIGC检测采用毕设系统中内嵌(维普)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每个学生有1次检测机会。上传定稿后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的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 应不高于40%,如果检测结果>40%,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进行整改。学校参考国内同类高校检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置该检测结果参考标准。

三、检测安排

1. 答辩前学生自测。检测内容为毕业设计(论文)正文部分,从标题、摘要开始,到结束语为止,不包含参考文献、文献翻译等内容。

2. 每篇毕业设计(论文)检测权限为2次,一次检测结果合格即可。第一次查重分配时间为4月21日,第一次查重时间为4月21日-5月8日检测结果≤30%为合格;检测结果>30%,需在指导教师指导并修改后完成第二次查重,第二次查重时间为5月8日-5月13日第二次检测结果仍>30%的,按照学校规定不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未完成检测者不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3. 检测完毕后,学生须下载知网查重报告电子版(PDF格式),并在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中和论文定稿一起上传。检测合格并材料齐全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4. 答辩后学院统一复检: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定稿5月20日进行复检,如发现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复制比>30%,对此论文展开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备教务处。学院及指导老师应及时登录检测系统跟踪了解学生检测情况,并作为答辩资格认定和答辩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检测标准

1. 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复制比≤30%为合格,可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复制比>30%不得参加答辩。

2. 学院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测复制比必须低于20%。

3. 学生或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4. 学院要对弄虚作假的学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指导教师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视情节严重,按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进行处理。

各毕业班班主任做好诚信教育工作,关于诚信检测结果的认定、处理和注意事项,以及其他未尽事宜,详见教务处相关通知:关于开展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重复率和AIGC检测的通知(https://jwc.szut.edu.cn/info/1044/18027.htm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