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产教协同育人,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3月27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实习、毕设、就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吕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顾胜贤,各系系主任,企业代表及2026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副院长王书昶主持。

吕玉在致辞中强调,学院党委将充分发挥“党建+校企合作”优势,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习、毕设、就业一线。“我们不仅要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更要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吕玉说。

王书昶在会上作“苏州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习、毕设、就业‘三位一体’工作实施方案”专题宣讲。方案提出,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建实践基地、双导师指导毕设等方式,将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嵌入教学环节,推动落实毕业设计“真题真做”,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课程—实践—就业”全链条贯通。顾胜贤说:“学院立足苏州产业需求,以“三位一体”模式破解传统培养中实践与理论脱节、就业适配度不高等难题,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从专业技能到职业素养的全面淬炼。”随后他还就学生在企业实习中的诉求与企业代表一一沟通。


企业代表对方案高度认可。立讯精密人事经理张俊豪表示:“企业近几年招聘的员工中,苏州工学院学子表现优秀,部分伙伴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现场交流环节,多家企业就人才联合培养、技术攻关合作等提出建议,学院教学团队逐一回应并纳入改革台账。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苏州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习、毕设、就业‘三位一体’生态成果展”。展区呈现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访企拓岗、校企联合攻关多项成果。2026届学生代表、电科221班李鑫睿同学表示:“这种培养模式让我对职业规划更清晰,企业导师带来的实战经验,一定能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我非常感兴趣,我准备报名参加。”

据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已与上百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位居同类院系前列。此次“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将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