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苏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陈雪珍率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莅临学校,围绕《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草案修改一稿)》开展专项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根华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接待,并陪同参观了学校空天地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月明陪同调研。
参观期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惠国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技术方向与创新成果。该实验室于2023年6月26日揭牌成立,以低空飞行器控制、通感一体化技术、无人机侦测反制等技术研究为核心,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攻关,已成功研发多旋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以及FPV穿越机等系列机型。2024年,实验室获批苏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同年10月被授牌苏州市低空飞行器控制和通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和地方龙头企业产生了紧密合作。实验室现已扩建至2000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室内外试飞场地、建有专业的模拟飞行训练中心,并拥有经2km*6km专属飞行训练和测试空域,为技术验证、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完备的支持。

实验室建立了师生协同的科研创新训练体系,培育了包括航模队20人、无人机社团300人在内的高水平学生创新团队。实验室拥有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执照培训资质、建有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培训基地、也是无人机职业资格能力的培训基地和苏州市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承训机构。首批44名学员已报名参加学校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执照和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合格证培训班。实验室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携手常熟市交投公司、常熟市教投技术公司联合开展农用无人机专题培训项目,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验室建有科普基地,面向地方社会和各中、小学开展无人机技术的科普教育,获得良好的社会反馈。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成员详细听取了实验室成果汇报,深入现场考察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并与科研团队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探索、产业瓶颈及未来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交流与讨论。调研组高度评价学校在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与产学融合领域所展现出的战略视野与卓越成果。他强调,学校应继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与产业界的合作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应用的有效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此次专项立法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拓宽了校地协同发展的渠道。未来,实验室将继续聚焦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积极为苏州市乃至江苏省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